大学里的写作时光
金小林
甲辰龙年清明假期,丽水师专中文系96级校友郑大勇微信发来一张业已泛黄的剪报。那是我们合作发表在1998年6月24日《丽水青年报》上的一篇诗配图作品。他还传来了几张图片,是曾经的教学楼与图书馆。
一些久远的记忆,就这样被唤醒了。
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,我们刚送走了寒窗苦读的岁月,全身心每一个细胞都是放松与惬意的;而作为包分配的师范生,也无需为毕业后的工作忧虑。于是,正是青春年少的我们,意气风发地在大学校园里做着各自喜欢的事,人生仿佛尽是诗与远方。
而彼时候我并不知道,我会把自己的爱好——写作,最后变成了从事一辈子的职业。
在我的认知里,写作是自己迫切地想要表达一些情绪、体验和所思所想;而作文则不同,是别人强迫你去写一些文字。所以,我喜欢写作,讨厌命题作文,我的作文似乎从来没有得到过高分和表扬。
我对写作的兴趣,大约始于初中。初始时常写一些分段的文字,自以为是在写诗。上了高中后,总喜欢站在阅报栏前读报纸上的散文。也曾写过几篇邮寄给报社,但大多都如泥牛入海;偶偶收到一两封回信,却都是编辑的退稿。
许多年后,我依能清晰地记起第一篇变成铅字的文章——刊发在1997年1月15日《丽水青年报》上的《一路唠叨》。这篇千字散文,写的是母亲送我到丽水师专报到时沿途的情形——
我的家乡在松阳一个偏远的乡村。在我之前,附近村庄还没有人考上过大学。高中三年,我以为自己能考上高中中专就很幸运了。对我来说,上大学绝对是命运额外的馈赠,让我欢欣不已。这大概也是我们一大家人最感荣光的事件了吧。1996年秋开学报到那一天,母亲坚持要送我到丽水。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,母亲在替我高兴之余,难免有一些担忧。于是一路上唠唠叨叨,不停地嘱咐我……
我大学读的是政史系,但并不影响我对写作的爱好。记不清《一路唠叨》是不是我进入师专后写的第一篇文章,但她赶在第一个学期的尾巴里变成铅字,着实让我有了一种从此开花结果的自信。
事实也的确如此。此后,我的散文不断地发表出来。那时候的校园里还没有手机、也没有互联网,报刊杂志拥有大量的读者。尤其是《丽水青年报》,几乎每个班级都订阅有好几份。
而这一份以青年学生为主要阅读群体的报纸,每次刊发文学作品时,都在文末附上作者相关信息。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,文学还是很美好的东西。在丽水地区的每一所大中专院校里,有大量的年轻人喜欢文学和写作。文章的不断发表,也让我拥有了很多的粉丝,他们通过写信来表达对我作品的喜爱。
尤其在1997年10月1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我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文学青年的信件。因为当天的《丽水青年报》“新星的天空”专栏,郑重其事地以图文形式推介了我,并配发了一篇散文。那篇题为《生命无语》的散文,后来又刊发在江西省文联主办的纯文学刊物《星火》杂志1998年第三期上。
可惜的是,文章发布时并没有署名,编辑在文末标明了“请作者速告知姓名,以便奉寄样刊及稿酬”的字样。或许在投稿时,我没有信心稿件能在省级文学刊发上发表,故此没敢署名吧。就这样,我在文学杂志上的处女作,竟以无名氏登场。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曾为此懊悔不已……
除了散文,我也写诗歌。
大一时我加入了学校里的露路诗社,大约是大二下学期开始担任了社长。那些日子,我与一群趣味相投的男生女生们一起写诗、出诗刊、招新人、开笔会,把每一天都过成了一首诗。
至于我的诗歌写作和发表,约莫是从1997年夏天才开始的。此后两年间,我甚至为本地的报纸副刊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——诗配图,即一张照片,配写一首与照片内容相关的诗歌。这种文学形式应该早就存在的吧,我记不清在本地是不是我最先使用的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那段时间我是最高产的作者。
那几年学校的规模不大,同级不同系的同学都不陌生,尤其是几个社团里的骨干。我因为写诗配图的需要,与摄影协会的人更为熟悉。我经常找他们挑选有感觉的照片,大勇同学就是其中一位。
我的诗配图作品,大多都是自己找好照片写好诗歌再邮寄给报社的。但也有例外的。那时《处州晚报》“东西岩”副刊的编辑,是外聘的作家陈宗光老师。陈老师似乎颇为喜欢我的诗配图,他曾多次把自己喜欢的照片拿给我,让我配诗。
我翻阅了当时的剪报,1998年的“东西岩”几乎每隔一两期就发一篇我的诗配图。有几期副刊,还同时发了我的散文。一个版面同时刊发同一作者的两篇作品,应该不常见的,更何况那时我还是一个在校的学生。
《浙江青年报》“文学沙龙”版也曾刊发过我的诗配图作品,那是我首次在省级报刊上发表作品。那天晚上,我在图书馆阅报栏上不经意见到自己名字的那一瞬间,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奔涌进了脑袋。
这样的感觉还有过另一次,那便是在《丽水日报》的“瓯帆副刊”发表诗歌。当时丽水地区有三张综合性的报纸,即《丽水青年报》《处州晚报》《丽水日报》。青年报亲近青年学生,副刊版面主要扶持年轻的文学爱好者;晚报贴近市民,副刊的作品倾向万家灯火的烟火气;而日报副刊主要发纯文学作品,要求很高。
那时候日报“瓯帆副刊”的编辑也是外聘的,是作家何丽萍老师。我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,这个版面日常里刊发的,绝大多数都是成熟的作者和知名的作家的文章。也许是前期青年报和晚报给我了信心与豪气,上大三后我开始尝试向《丽水日报》投稿。
1998年11月1日,我的稿件终于在“瓯帆副刊”重见天日,那是一组短诗,总标题就用《短诗八首》,每一首只有两句:《冰》水说 冷啊/让我们抱紧//《舞池》没有水/却淹没了许多人//《寂寞》深山里的一块/长苔的石头//《浪》争先恐后上岸/都 碎 了//《玻璃》若隐若现/是一种 诱惑//《门》一半是 开/一半是 闭//《筷子》团结/就是力量//《日光灯》即使日夜发光/也仅仅是 灯。
当时日报副刊一般只刊发散文,诗歌是很罕见的。我曾一度怀疑,编辑老师不是看中诗作,而是为了凑版面才发了我的诗歌。如今再看这组所谓的诗歌,更像是几句胡诌的打油诗。但当年就是这寥寥不到百字,让我觉着自己“仿佛是一个像模像样的作家”了……
1998年的我似乎被缪斯特别眷顾着——这一年,我还写了一篇在学校里引起不小轰动的文章。用现在的新闻眼光来看,那是一篇人物典型报道:
我们班有位男同学,原本家境殷实,后来父亲因赌博避债失联,母亲带着三个弟弟妹妹收入微薄。而作为委培生的他,每年要比别人多交3000元学费。这位同学靠摆地摊、做家教,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,甚至还能补贴家用。
尽管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勤工俭学上,但是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中上水平。大一时,班上30多位同学提前报名英语考级只通过了2人,他是其中之一;大二时,他还报名参加行政管理自学考,并顺利通过3门。
这是一位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的故事,那时毫无新闻写作经验的我,选择用第一人称的写法,娓娓道来整整写了5000多字。1998年9月25日,《处州晚报》头版整版刊发了这篇题为《走下去,我已听见生命拔节的声音》的通讯,同时还配发编后语《社会需要的是强者》。9月30日,《丽水青年报》全文转发了这篇通讯。随后,丽水电视台也制作了专题节目报道。
我的这篇新闻处女作感动了无数的读者,而这位同学一时间也成了新闻人物,得到不少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……
大学三年匆匆而过,因为喜欢写作的缘故,我放弃了事业编制,到刊发处女作的《丽水青年报》当记者,再后来转至《丽水日报》工作至今。
离开校园后,我便没再写过诗歌。现在回想起来很有些惭愧,其实我并不懂诗,也没有写出过真正的诗歌。至于散文,这二十多年来也零星写作,偶在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《新民晚报》《羊城晚报》《思维与智慧》等报刊杂志上发表,约有10篇还被作为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入选全国各地中学语文试卷。
大学里那段美好的写作时光,让我的校园生活更加充实精彩,更为我的人生道路铺就了坚实的基石。“出版首部新闻理论专著、荣获浙江省新闻界个人最高荣誉——浙江飘萍奖、评取新闻正高职称……”正是那几年的写作锻炼了我的笔力,让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新闻人,在职业道路上收获了无数的精彩。
感谢母校,感恩对我谆谆教诲的老师。
【作者简介】作者系原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政史96级学生,现任丽水市新闻传媒中心编委兼日报编辑部主任、丽水市网络文化协会副会长。